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2001年阿根廷的危机和起因

2002-3-27 22: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79| 评论: 2|原作者: admin|来自: 本站原创

阿根廷的危机和起因

袁兴昌

    自去年年底以来,阿根廷经历了一场极为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这场危机波及阿根廷全国各地,深入到经济、政治、金融和社会等各个领 域,不仅引起经济活动的瘫痪,银行体系运转不良,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而且也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制度危机以及民众对所有政治家的信任危机,自发的民众抗议代 替了有组织的政治和工会运动而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斗争形式。在经过多次政府更迭之后,阿根廷的政治局势已开始趋于稳定,经济计画的制定,中央与地方联邦分税 协定的签订和2002年财政预算的通过,为恢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判和寻求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铺平了道路。如果目前正在进行的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 判获得成功,阿根廷可望在近期内摆脱困境,走上恢复生产和国内市场的道路。如果谈判失败,阿根廷的经济将进一步衰落,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将会深化。

一、阿根廷危机的过程

    阿根廷的危机是以11月30日储蓄者大量提取银行存款为起点,先后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目眩的事件。
    由于在发生了一天之内13亿美元的银行存款被提取的“黑色星期五”事件,政府立即实行限制提取存款的“栅栏”措施,接着是外资银行偷运数 百亿美元的钞票出境,然后又发生由外省向布宜诺赛勒斯省和联邦首都蔓延的大规模哄抢超级市场和商店的社会动乱。 12月19日政府宣布在全国实行戒严,首都市民冲破戒严令深夜上街敲锅抗议,经济部长卡瓦罗辞职,12月20日总统德拉鲁亚号召组成民族团结政府未得到反 对党回应而宣布辞职。
临时议长拉蒙.普埃尔塔接任临时总统48小时,并召集议会特别会议接受德拉鲁亚的辞职和选举新总统。 12月23日议会以微弱的多数选举圣路易斯省长罗德里格斯.萨阿为任期不超过90天的临时总统,规定2002年3月3日举行总统选举。但不到一周,反对内 阁成员中腐败分子的社会抗议示威导致萨阿的内阁成员于12月29日集体辞职,萨阿本人因缺少庇隆主义多数省长的支持也于12月30日宣布辞职。临时参议院 议长普埃尔塔宣布辞职,把决定总统人选的责任推给大省的省长。众议院议长爱德华多.卡马尼奥接任临时总统并立即召集议会特别会议接受上述辞职和选举总统。
布宜诺赛勒斯省庇隆主义参议员、前省长杜阿尔德在激进党和“弗雷帕索”阵线的支持下并通报本党的部分省长后成为新的总统人选,获得议会多数票支 持于2002年1月1日当选为总统,任期到2003年。杜阿尔德上台后,立即宣布结束已经耗竭的经济模式,废除比索与美元1:1的可兑换制度,实行自由浮 动汇率制度,制定旨在恢复生产和国内市场的新经济计画,改革中央政府与各省政府之间的联邦分税制度,通过2002年财政预算,恢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谈 判。
与此同时,反对最高法院的反腐败示威和反对银行的社会抗议常常交织在一起,而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矛盾也在发展。最高法院为转移视 线,在总统预定向全国发表讲话的前几个小时和经济部长宣布新经济计画的前一天作出了关于政府限制提取银行存款的措施是违反宪法的判决,煽动储蓄者对政府的 措施提出起诉。政府则以经济紧急状态法授予的权力,宣布所有反对经济措施的司法诉讼和判决的执行推迟180天。
杜阿尔德上台两个多月来,由于得到议会多数党派的支持,政治地位已经稳住,但由于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首都市民每周五深夜敲锅的抗 议活动一直持续不断,中产阶级、贫困阶层、失业者的抗议活动也时常汇集到一起,形成对政府和整个政治体制的经常性压力。阿根廷的危机有所缓解,但远远没有 结束,政府尚未找到摆脱危机的出路。

二、阿根廷危机的特点

阿根廷的危机,是一场全面的深刻的危机,它首先是经济模式的危机,其次是由这种模式造成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而归根到底又是一场信任危机。
经济模式的危机。阿根廷先前的经济模式是1989年以后实行的以国营企业私有化和比索与美元的可兑换性即固定汇率制度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国营 企业私有化产生的大量资金,使公共开支的不断增加成为可能,由于当时国际上信贷爆炸,获得资金比较容易,加上经济增长时期增加税收遇到的阻力也小,到 1994年为止,财政赤字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私有化进程接近尾声,以及从国际上获得信贷的成本增加,维持公共开支水平只能靠增加税收和使用高息贷款来实 现,这就导致公共债务不断增加和税收负担不断加重,企业信贷成本也不断加重,对经济产生衰退性的后果。 1995年以后,阿根廷经济中经常性的问题是这种发展模式造成的财政赤字问题,公共债务问题和国际收支经常性项目因进口增加和支付利息而产生的逆差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维持可兑换制度,只能是不断加剧上述问题,引起经济的衰退和阿根廷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不断下降。而经济的不断衰退导致税种增加而可征到的 税款减少,财政窟窿越来越大,公共外债还本付息的负担日益加重,经常性专案的逆差越来越大。最后只能依靠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来摆脱困境。一旦这种援助脱 节,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提取存款、抢购美元和资金外逃的金融危机。因此,阿根廷的危机是它10多年来实行的经济模式的必然结果。
经济危机。阿根廷的经济危机表现为自1995年以来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和自1998年以来经济衰退的不断加剧。实际上,阿根廷的经济处于破产或 崩溃状态。用杜阿尔德总统的话说,“阿根廷不仅处于破产状态,而且是处于严重的破产状态”。经济部长也把这种状况称为衰落和衰败。他指出,阿根廷经济连续 四年处于衰败过程,这是现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四年中经济活动下降了16%,投资下降了43%。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严重的局面,完全是盲目坚持僵化的经济模式 所造成的。如果说1994年之前,这种经济模式对稳定经济和控制通货膨胀起了积极作用的话,那么从1995年开始,继续实行这种经济模式的条件已经消失。 因为私有化进程基本结束之后,国家手中已不再掌握可出售的企业和能够产生收入的实际部门,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税收,而增加税收是政府唯一能够使用的政策手 段。 90年代初,当时的经济部长卡瓦罗成功地将增值税由13%提高到18%,1985年又将增值税从18%提高到21%。 1986年卡瓦罗被赶出经济部后,他的继承人罗克.费尔南德斯,实行了增加税收的措施,进行了几次税收调整,1998年,又一次实行税收改革,创立新的税 种,例如对估计的最低利润征收所得税和对利息征税,使政府获得数十亿比索的收入。 2000年马奇内亚任经济部长时,也采取增加税收的办法计画给国家带来25亿比索收入。但在经济衰退的条件下,不仅难以征得期望的税款,而且还因生产者负 担加重而对生产和投资产生消极的影响。此外,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利于阿根廷继续实行这种经济模式。特别是当东南亚国家和巴西连续发生危机和货币 贬值之后,阿根廷的固定汇率制度严重削弱了阿根廷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导致进口品冲击国内工业,加剧经济衰退。同时,国际国内信贷利息上升,企 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因而投资积极性减弱。

社会危机。阿根廷经济模式的社会后果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小部分人从私有化进程中受益,包括参与私有化的本国和外国企业和政府官员。阿根廷的私 有化进程并没有起到鼓励市场竞争的作用,实际上是从国家垄断变成私人寡头垄断,不仅在经济上形成集中垄断和市场分割,而且也是财富和收入由国家向私人的转 移,形成若干寡头和垄断集团,在政治上左右着政府的行动,形成政府与银行和私有化企业结成联盟的政治模式。与此同时,原来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阿根廷社会结 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中产阶级明显缩小,而贫困阶层大大扩大。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现任经济部长雷米斯承认全国3600万人口中有15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 以下,450万人有就业问题。中产阶级是最近10年或者是最近25年来经济政策的最大受害者。据一家私人咨询公司分析,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中,60% 来自原来的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收入在最近25年减少了140亿美元,中间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向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转移达到270亿美元。在70年代中期中间 阶层占全国人口的65%,现在只占45%。来自原来中间阶层的新穷人在阿根廷人口中占30%。最近官方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 47%,而在大布宜诺赛勒斯占52%。
政治危机。德拉鲁亚政府在1999年竞选获胜上台和两年后的垮台,实际上都是坚持以货币的可兑换制度为核心的经济模式的必然结果。当1997 年8月组成有激进党和弗雷帕索以及其他政党的政治联盟时,提出的口号就是“一个比索,一个美元”,把坚持由卡瓦罗创造的可兑换制度作为加以实践的誓言。在 坚持了一年之后,阿根廷的债务负担加重,经济的竞争力下降,实践证明,坚持可兑换制度是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的。 2001年3月,德拉鲁亚的第一任经济部长马奇内亚面对财政失控、经济衰退和债务的压力宣布辞职。洛佩斯.墨菲接任经济部长,提出了以降低工资和增加税收 为内容的调整措施,立即遭到社会的强烈抵制,刚上任就被迫辞职。德拉鲁亚便请出了可兑换制度的设计人卡瓦罗担任经济部长。卡瓦罗以为在保持可兑换制度不变 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以改善竞争力为中心的计画,就能改变人们的“预期”和使阿根廷摆脱调整和衰退的恶性循环。他承诺阿根廷将以不低于5%的年率增长,并且 马上要求议会给予充分的权力,以保证实现其增长目标。但奇迹并未出现,在他任职100天的时候,卡瓦罗提出了一个比他所有前任实行的调整更加严厉的调整, 宣布“零赤字”计画。工资、薪水、附加工资、家庭补贴、退休金和养老金等等都受到触动。所有这一切加重了经济衰退,征税减少,财政赤字继续上升。到11月 份,卡瓦罗的药方明显失效,这就加速了存款的外逃,。同时出现了一场围绕阿根廷比索价值的争论,是将可兑换制度进一步推进,实行美元化,还是实行货币贬 值。德拉鲁亚不顾自己的激进党和庇隆主义内多数派对美元化的反对态度,同刚被最高法院宣布释放和一贯鼓吹美元化的前总统梅内姆结成政治联盟,选择在私有化 过程中受益的经济利益集团和外国银行为联盟的支柱,甚至不顾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放弃可兑换制度的建议,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卡瓦罗的地位。结果是,一 个由民众的多数票选举上台的总统,最后成为政治上的孤家寡人,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被迫于12月20日凄惨下台。

12下一页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不安的2014 2014-1-17 12:57
可以加下您QQ 吗,有事情想请教下你。拜托了
引用 不安的2014 2014-1-17 12:54
您好,您还有上这个论坛吗?

查看全部评论(2)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