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通货膨胀造成基本民生商品各地区价格差异巨大

2013-3-21 15:4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22| 评论: 0|原作者: webmaster|来自: 本站原创

【新阿根廷周刊2月18日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最便宜的面包一公斤只要6比索,贵的却要15比索。至于一包半公斤马黛茶叶的价格,也是从9比索到15比索不等。塑胶包装的全脂鲜奶一包从4,5比索到9,9比索都有。就连马铃薯一公斤的价钱,也可能是5比索或是9比索。面条的价格也是千奇百怪,有些杂货店卖3,8比索,但也有不低于7,8比索的定价。相同商品的价格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就是通货膨胀连续超过3年上升,而且每年幅度都超过20%。
一位经济研究人员(Alejandro Baranek)采用了Barrios de Pie社会团体在大布宜诺区的(7千样商品)物价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究竟同样的商品,在布宜诺省不同的商店会有多少种价钱?最便宜的又是多少钱?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平均每一样商品,价格在不同商店可能相差2,4倍。这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资料,因为都是基本民生物资,也是最基层百姓(低收入群)最主要的消费。
价差最多的是基本的生活用品,还有蔬菜,较廉价的牛肉价格比较下来,则是价差较小的。
研究人员也比较了全国各地每个月上报的3万样商品价格。得到了结论是,价差最大的地方是查科省(Chaco)和萨尔塔省(Salta),而门多萨省(Mendoza)的价差则是最小的。
「价差悬殊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能力,为了买东西还得浪费时间和金钱到不同的商店比较价钱」,La Plata大学的经济学家Martín Tetaz在个人网页里如此解释。而且「这些价差就像是对民众加税金没两样。」
布宜诺大学(UBA)教授Daniel Heymann在一篇名为「通货膨胀:紧张局势,调价和物价分散」的文章中指出,当物价出现差异时,而且相差悬殊时,人们往往将涨价视为「通货膨胀的迹象」,所以就不再寻求较低的价格。
物价差异的现象已经不算是新闻了。 San Andrés大学的Mariano Tommasi也说,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人们更容易把涨价视为自然,于是放弃比价,这也更方便了商家随性涨价和赚取利润。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