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华人在线 首页 新闻资讯 历史 查看内容

在量子通信时代,“窃听风云”或将成为往事

2022-3-28 12:07| 发布者: ANA| 查看: 1202| 评论: 0|来自: 腾讯网

摘要: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格致论道讲坛”  (ID:SELFtalks)  作者:龙鲁桂  量子通信不仅是保密通信的需要,  而且是建设量子互联网的必需。  基于这两个原因,  量子通信一定会发展起来。https://v.qq.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格致论道讲坛”

  (ID:SELFtalks)

  作者:龙鲁桂

  量子通信不仅是保密通信的需要,

  而且是建设量子互联网的必需。

  基于这两个原因,

  量子通信一定会发展起来。

  龙桂鲁·清华大学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科学大咖讲科学 | 北京 2021年

  大家好!我是龙桂鲁,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神奇的量子通信。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通信。通信,简单的说就是信息的传输,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外一个地方。古代通信处于语言文字通信阶段,如马拉松跑步送信,面对面的交谈,还有烽火传信,也就是用烽火作为信号传递军情。

  ▲ 上左:电报诞生 上右:贝尔发明电话

  中左:赫兹实验 中右:赫兹

  下左:麦克斯韦方程 下右:马克尼与无线电

  近代通信主要是电通信阶段,有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1844年美国发明家摩尔斯成功发出第一封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887年赫兹发现电磁波并证实了麦克斯韦方程;1895年马可尼取得无线电报专利。

  ▲ 第一台电脑

  到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开启了科学计算的大门,触发了更高级的通信机制——数字通信。

  ▲ 1989年12月,蒂姆·伯纳斯-李 (TimBerners-Lee)发明万维网

  当代通信是电子通信阶段,电子通信包括数字通信和互联网,人们使用手机上网就属于当代通信。

  ▲ 在香农定理中,S/N是信噪比,B是带宽,C为传输速率

  图为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及其建立的通信模型(下)

  所有这些通信,都满足通信领域最伟大的科学家香农所提出的著名的香农定理。香农建立的通信模型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其中还有不可避免的噪声,他给出了一个噪声信道的最高可靠传输速率,即最多能传递多少信息。

  ▲ 传统保密通信的双信道结构

  不过,上面所说的通信只管信息的可靠传输,不管信息的安全性,安全性要靠密码实现。上图是一个双信道结构,由两个通信完成,上方信道为“密文传输”。比如滚筒式的滚轮密码:把纸条缠在滚轮上,其上有文字,将它展开以后就是密文,它通过一个经典信道传过去。

  这里还有一个密码,它经过另外一个信道“密钥分发”来传输。在这里,密钥相当于滚筒的型号。一般来说,密钥分发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完成,比如AES(高级加密标准)和“一次一密”。所有经典密码中,只有“一次一密”被证明是绝对安全、不可破译的。

  现代的密码分析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对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2020年,有西方媒体透露,西方集团伪装成中立国,把装有窃听后门的通信机器卖给了120多个国家,给这些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信息泄露和损失:比如在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之战中,阿根廷就使用了这些带有后门的通信机器,信息泄露严重,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

  奇妙的量子世界

  已完成:10%//////////

  下面这是一张人的照片,将它不断放大,看到手是分米级,看到皮肤纹路是厘米级,每次10倍放大,最后就到了微米、纳米——这个量子力学发挥作用的尺度。量子力学就是原子、分子大小的微观体系所遵循的规律。

  量子神奇在什么地方?我们从测量、量子纠缠、量子并行三个方面来看。首先,量子的测量和经典的测量完全不同,我用三条规律进行概括:结果受限、结果随机和状态改变。

  上图左边圈中带有“加号”,它表示一个光子偏振的测量仪器。对微观体系来讲,我们测得的光子偏振最多只有两个结果,而经典的测量则可以有多个结果。比如这个“加号”测量仪器,水平的进去以后,出来的还是水平;垂直的进去以后,出来的还是垂直。这种情况是它本征态特有的状态,前后没有改变。

  但是,如果水平的进了中间这个“叉号”的测量仪器,那它的结果就是随机的。它可能有两种结果:一个是斜杠的,一个是反斜杠的,这两种结果是完全随机的。

  现在反斜杠的这个再进一个“加号”的测量仪器,它又会出现结果随机,对吧?有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垂直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水平的东西,如果中间没有被人捣乱、没有被人窃听,那么再用“加号”测量的话,它应该还是水平的。但是中间如果有人窃听了,而且拿了个“乘号”的测量仪器,把它状态改变了的话,那结果就有50%的可能性出现错误。总是就是三个点:结果受限、结果随机,还有状态改变。

  其次,量子世界里有一个特有的性质:量子纠缠。它无法在日常经验里体会,比如上面t=0这个状态,我们看到的是水平、水平加上垂直、垂直。就是说这两个光子是两种状态的叠加,不能做因式分解,这种状态就叫做量子纠缠。

  右边我写了三点。第一就是说即使分开很远,这个纠缠依然存在。我们把这两个光子一个放在地球上,一个放在月亮上,这时候已经拉得很开了,它们还是这种叠加状态。这种特性可以概括为“即使很远,纠缠仍在”。

  第二就是要测量这种纠缠状态,必须把两个粒子放在一起测量。比如说这两个光子我可以构成四个Bell-态。假如测量是水平,那这四种状态都有可能是水平,我分不出它是从哪一个状态里边出来的。那么就是说你要把它测量出来,就必须把两个粒子放到一块儿一起测量,才能得到它的状态。如果我拿到一个的话,我对这两个粒子的状态,信息是零。不像经典,如果有两个粒子,我拿到了以后我知道它一半的信息。这被称为“要想知态,需要全在”。

  第三是“测量一个,坍缩关联”。对其中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它的结果是关联的。如左边粒子是水平的,那一定知道右边粒子也是水平的;如果左边粒子是垂直的,右边粒子也一定是垂直的。如果有人去窃听,就会破坏这种关联,通过比较结果,就知道有没有人动了手脚。如果我们用这种纠缠对进行保密通信,只要不让窃听者同时拿到两个粒子,就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

  ▲ 2N量级比特的信息量

  2N量级的并行加速能力(260=1018)

  量子世界最后一个重要的特有性质是量子并行。两个粒子可以有00、01、10、11四种情况,在量子里可以做成叠加态,同时把四个状态表示出来,经典只能表示其中一种状态。有N个粒子就是2的N次方,可以把2的N次方同时表现出来。

  量子并行有两大优势。首先它的信息存储量大,有2的N次方量级比特的信息量;其次,它有并行处理能力,可以同时对2的N次方个状态进行操作。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个本事,他拔3根毫毛一吹就变成了3个孙悟空。而“量子孙悟空”的本事比经典孙悟空还要大,一吹能变成8个“孙悟空”,即2的3次方。8个孙悟空一块干活,肯定比1个孙悟空干活要快、要多。

  这就是量子计算机比经典计算机快的原因:4变成16,5变成32,粒子数、比特数越多,并行能力就越大,能力就越强。

  ▲ 量子计算 量子通信 量子精密测量

  利用量子体系,可以进行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提取测量,这就是量子信息。其中包括三大领域: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比如说潜艇用的原子钟这些。这些就可以比经典的要快很多、精密好多、安全好多。

  严重威胁信息安全的量子计算

  已完成:40%//////////

  1980年,Benioff和Manni分别提出了量子计算的概念;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Feynman提出了模拟量子体系的量子计算机;1985年,Deutsch指出量子计算的概念是准确的,具有普适性,并提出了量子并行的概念。量子计算机的概念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 1980-1994,提出建立概念和自由探索的 Benioff,Manin,Feynman,Deustch

  1994年前,大家都在靠自由探索做基础研究。1994年和1996年,分别出现了两个重要算法: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

  ▲ P W Shor(左) Lov Grover(右)

  Shor算法是做一个大数分解。在经典计算里大数分解很难,一个300位的大数,如果每秒运算10的12次方次,传统计算机来做需要15万年,而量子计算机只要1秒。大数分解是现在密码学的基础,这轰动了整个密码界。

  另外一个是Grover提出的无序数据库搜索。搜索一个庞大样本的数据库,如果用经典计算机需要2万年,用同样速度的量子计算机只需要1秒,这个算法对对称密码构成威胁。

  这两个算法是一项重大突破,使得量子计算机一下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点。

  我们组从1998年开始做量子信息的研究,第一个工作就是改进了Grover算法。Grover算法原来只有180°,我们把它换成一个任意的角度。我们发现,这两个任意角度必须相等、相位匹配。

  按照图上公式取这个角度,就能让Grover搜索的成功率达到100%。后来就有人把这个算法叫龙算法,或者是叫Grover/Long算法。量子计算提出人Benioff还有Grover都在他们的报告里肯定了我们的工作。

  在2013、2016年,有两组科学家证明,龙算法是精确优化的,而且是最简单的。

  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在量子算法取得突破之后,如果有了量子计算机,现有的密钥分发的非对称密码算法将不再安全,将对现在的保密安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2016年以后,量子计算机的硬件也开始出现突破迹象。当年IBM推出了5比特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公司进入量子计算机的研究行列参与竞争。

  2019年,谷歌宣布在53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用200秒完成超级计算机1万年的计算量,表现出量子计算机强大的能力。

  2021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高校院所实现了60超导比特的超导量计算机,也演示了这个量子霸权。同一时间,北京量子院研制了503微秒的量子比特,这是全世界寿命最长的超导量子比特。因此,我国在量子计算方面也是很先进的,处在第一梯队中。

  ▲ 采用新的密钥分发方法

  量子计算机对我们的传统保密通信形成了威胁,主要是在密钥分发这个阶段。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第一,采用量子通信的方法,把经典的密钥分发换成量子密钥分发;还有一个就是发展经典密码算法,使它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

  目前美国NIST在主导经典抗量子密码的制定标准,在2020年已经进行到第3轮,有了7种候选算法。但经典算法有一个缺陷,它只能证明现在还没有找到破译的方法,但不能证明破译这些算法的方法不存在

  因此NIST的首席科学家Dustin Moody表示:我们之所以选用不同的方法,就是要预防以后有人破译了其中一种。

  量子通信,能做到吗?

  已完成:60%//////////

  接下来谈谈量子通信。从严格的定义上,量子通信跟经典通信是不一样的,它是广义的。移动量子态完成的任务都叫做量子通信,而经典通信是信息的传输。从经典通信的意义上来说,量子钞票、量子密钥分发、量子密集编码等都不是通信。

  在上图的六种量子通信里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两种: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直接通信。其中量子密钥分发研究最多,也是离实用最近的;还有一个就是我和我的博士生刘晓曙在2000年提出的量子直接通信。

  1984年,首个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由美国人和加拿大人提出。双方协商一个随机数,挑选后确认没有窃听、是安全的,就把这个随机数作为密钥,再用于经典加密。目前在研究方面,中国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芜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量子政务网。

  2016年,我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实验卫星;2020年,我国做了第一个高轨道同步卫星的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实验,王巍院士团队证明了在3.6万公里做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通信是可行的。

  ▲ 传统保密通信的双信道结构

  保密通信是双信道结构,有没有可能不用双信道,就用一条信道实现可靠通信、安全通信、保密通信呢?答案是可以的,这就是我们的量子直接通信。

  ▲ 龙桂鲁(左) 刘晓曙(中) 邓富国(右)

  2000年,我和我的博士生刘晓曙提出了第一个协议;2003年,我俩及另外一位博士生邓富国提出第二个协议,这两个协议都是基于纠缠的。第三个协议是我和邓富国2004年提出来的,该协议基于单光子。

  ▲ 基于量子直接通信的保密通信

  这是最早的三个量子直接通信的协议。有了量子直接通信,保密通信就是一条结构,一条信道的结构,而不是双信道结构了。

  它有四个特点:第一,既可靠又安全;第二,经典通信实现的是香农理论,而量子直接通信实现的是维纳搭线信道理论;第三,它既可发现窃听,又可阻止窃听;第四,它的用途广泛,特别是在网络的结构中更有优势。

  量子直接通信为什么不用加密就可以进行安全通信?

  这是第一个协议,它就是利用纠缠对。只要不让窃听人同时拿到两个纠缠对,就能保证它的安全。我们直接把信息加载在EPR对里边,为了不让窃听的人拿到,分两步传输。第一步我们运用块传输技术,先把其中一个传过去,插入几个窃听的光子对做测量,再比对一下,这样我们就能发现有没有窃听。确认在第一队传输的时候窃听者没有拿到后,我们再把另一个传过去。把两个都拿到了以后放在一起测量,就可以得到信息了。这样就实现了可靠和安全通信。

  英国皇家工程院的院士LajosHanzo评论说:量子直接通信发展了通信的理论和密码学,把香农理论保证的噪声信道下的可靠通信提高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为既有噪声又有窃听的信道下的可靠和安全通信。

  这张图中黑色部分是香农理论保证的经典通信,是噪声信道下的可靠通信。有量子直接通信后,现在即有噪声,还有窃听,仍然可以进行可靠和安全的通信。

  距离实用化的量子通信还有多远?

  已完成:80%//////////

  刚才说了原理,那么量子直接通信现在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前面我们讲了QKD(量子密钥分发)的情况,这里着重介绍一下量子直接通信的情况。另外,从经典通信的意义来讲,量子直接通信就是通信,而不仅仅是密钥分发。

  2016年以来,清华大学和北京量子院的联合团队合作,提出了5种关键技术,解决了量子直接通信实用化中的一些关键难题。这些技术包括:完成定量安全性分析、高损信道编码、无量子存储方案、掩膜增容技术以及单向传输协议。

  有了技术以后,我们在2020年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台实用化的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在当年的中关村论坛作为重大成果发布。2021年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秘书长靳伟在提到北京原创成果科技能力时,把量子直接通信作为四个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之一做了介绍。

  网络方面,在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教授和江西师范大学李渊华教授的团队实现了15个用户的量子直接通信网络,这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在使用这些通信技术的时候,一个最关键的技术是组网。在现有的情况下,如果要实现更远距离的量子通信,就要有量子中继和量子存储。

  ▲ 安全中继量子网络

  现在还没有量子存储,这使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我们提出了安全中继,把量子直接通信和经典密码结合起来。利用量子直接通信传输经典密码加密的东西,在经典中继这个环节有经典密码保护。这样我们可以在整个网络里组网,网络中任意两个端点都可以进行安全通信。于是就可以在现有条件下组量子的网络,一直到以后有了量子中继,仍然可以并行使用。

  ▲ 左:量子网络欧洲方案(Wehner et al., Science362, 303 (2018))

  右:量子网络北京方案(龙桂鲁、薛其坤等,2020)

  左边是量子网络欧洲方案,在没有量子中继通信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基本原理的研究,但无法大范围使用。右边就是我们提出的量子网络北京方案,把红色部分加进去了以后,现在就可以组网。它具有SDCA的特点,可以用“山东国航”来记。S是端对端的安全性,D是对现有网络增加了窃听感知,C是与现有网络完全兼容,A就是将来有了量子互联网以后,仍然可以并行使用。

  北京市在2021年11月3日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支持开展量子信息前沿基础研发,将建成基于安全中继的城际量子示范网络。

  下面我做一下展望。2021年年初,包括张平院士、科学院外籍院士V H Poor、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学民等在内的50名国内外著名通信专家提出了6G白皮书。他们这样提到:如果量子通信能全面发展起来,它将在下一代安全通信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 经典通信专家开始关注QSDC的潜力

  如果我们将来可以把量子安全中继真正发展起来,在十年二十年以后进行组网,将基于安全中继、量子中继的城际量子网络,星地量子网络与星际量子网络组合在一起,然后把量子计算机、量子传感系统、量子通信的用户都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全球量子网络,就可以实现全球没有死角的安全通信

  全球量子网络建设思路

  量子计算机可以实现算力重组倍增,增强计算能力;量子传感的互联和预警可以尽早发现火情等灾害。形成全球量子网络,就能实现单个量子计算机、单个传感没法实现的一些功能。

  在这个建设过程当中,关键的环节就是量子通信。量子通信目前最大的作用可能是保密通信,与经典保密通信密码通信形成互补。经典通信靠数学,让你拿到了以后看不懂,而量子是进一步,让你拿不到它,就是有再强能力也破解不了。这是第一,安全通信的需要。

  第二,它还是建设量子互联网的需要。将来有了量子计算机,有了量子传感要组网的话,一定要有量子通信的手段。基于这两个原因,量子通信将来一定会发展起来。

  在这里也感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北京市还有清华大学的支持。

  谢谢大家!

  ——END——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格致论道讲坛 作者:龙鲁桂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高能所立场

  编辑:麻溜溜的猪猪

  精彩视频 不要错过


来源:腾讯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