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宗教改革时期,德国国民教育思潮对当时社会有着怎样的影响 ...

2022-2-17 10:48| 发布者: ANA| 查看: 1570| 评论: 0|来自: 搜狐网

摘要:   宗教改革时期,由马丁·路德提出实行普及强迫义务教育的思想,布肯哈根的初等教育思想以及约翰·斯图谟在梅兰希顿改造中等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科中学等,都为近代德国国民教育的提出打丁了基础。这些新 ...

  宗教改革时期,由马丁·路德提出实行普及强迫义务教育的思想,布肯哈根的初等教育思想以及约翰·斯图谟在梅兰希顿改造中等教育思想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科中学等,都为近代德国国民教育的提出打丁了基础。这些新教改革家的教育思想汇聚起来,代表了当时德国新教教会的教育主流思想,最终成为当时德国所推行的教育思潮。而民众对于这种教育思潮则抱有两种反应,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反应。

  一、民众对国民教育思潮的反应

  1.积极反应

  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派的领导人物马丁·路德首先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就将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女孩身上,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尤其是女性,于是人们开始积极地将自己的子女送往学校接受教育;其次他提到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管理组织学校,学校的费用大多数由市政当局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送子女上学的家庭减轻了许多费用负担,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第三,路德及他的好友梅兰希顿共同将拉丁文版的《新约》《圣经》都翻译成平民日常使用的德语,使普通民众也可以直接与上帝进行交流。

  在改革中等教育方面,斯图谟可以说是梅兰希顿的延续,他在梅兰希顿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革,创建了文科中学。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语言学习,认为语言是学习一切知识的源头,只有掌握了语言这门课程,其他课程才可以迎刃而解。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分班教学也是极为重要的,不同的班级学生接受不同的教育,这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夯实学生以往所学知识。如此一来从文科中学毕业的学生更加容易得到教会和市政当局的认可,这样更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因此普通民众也愿意支持他的改革。

  最后是布肯哈根。被后世人称为“德意志初等教育之父”,他是以马丁路德的教育思想为基础,提出了在德意志地区的每个乡村都要建立初等教育学校即小学,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及德语,要求每个适龄的儿童都要接受教育,建立男女学校,这样女孩子也被允许进入学校学习。学生上学的费用大多数来源于各种慈善机构,这样家中的父母就积极的配合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为他们日后的生活做打算。

  不论是马丁·路德,还是斯图谟和布肯哈根,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基督教人文主义特性。在他们提倡的教育改革内容中,将《教义问答》作为学生的必修科目,宗教特性十分明显。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让处在天主教压迫下的德国民众为了反抗天主教的统治,转而投奔到新教门下,所以新教中的各项政策,普通民众都予以支持包括教育政策。

  再加上,宗教改革时期,德国的活字印刷术得到广泛应用,“书籍的供应方便了,阅读在人民,包括部分平民的生活中开始占着较为重要的地位,读与写的教育成为必要。”“人们认为不识字是极不体面的事。”民众在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便开始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使得当时的小学教育得到了发展。最后接受了教育的孩子精神素质得到了提升,社会上打架斗殴,犯罪事件逐渐减少,社会秩序变得有序多了。

  2.消极反应

  宗教改革的前期,路德始终是与普通民众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直到1525年,农民战争的爆发,路德选择了与诸侯、贵族一起,与农民阶级呈对立局势。而他之前所提倡的一系列普及义务教育体制逐步由后来发展的中等教育取代。原本提倡的德育教育也转变为主张学习拉丁语。他的这些转变就使得原本支持他进行教育改革的普通民众开始消极应对。

  纵观宗教改革时期的各位教育改革家,他们在实行改革时,目的很明确,都是要为市政当局或者新教教会培养有用之人,但是市政当局和教会的职位是有限的,于是有些学生的家长就因“看到他们不可能再指望子女从教堂和寺院中得到好处,因而拒绝让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另外,宗教改革时期,当时的德意志农业发展迅速,急需大量的劳动力,所以普通民众家的任何一位成员都是劳动力,教育改革提倡每个儿童都去接受教育,这就出现了教育与农业争夺人员的现象,家中的父母势必不会同意儿女全年去上学读书,只有农闲时才可如此便出现了学校在夏季时招收的学生少之又少,而冬季学生又会增多的现象。

  总而言之,民众对于国民教育思潮持的是双面反应,既支持又反对,但支持率总体大于反对率。因为大部分的民众通过子女接受教育而得到益处,而且这样的教育思潮将人们以往不敢表露的情形都表露出来,鼓舞了人们与中世纪教育体制作斗争的信心,重新塑造了一种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教育思想,为日后德国国民教育思想的提出与实践打下基础。

  二、国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

  宗教改革时期,路德教的改革家们将国民教育分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布肯哈根在路德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将德育教育放入了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当中,使德语成为宗教教育的用语。而梅兰希顿和斯图谟则是在中等学校中提倡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并把宗教教育放入学校教育中,让其成为在校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除了上各位教育改革家提出的将语言教育之外,国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还有各式学校的建立和学校规章的制定,具体表现如下。

  1.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的诞生应该归功于,至少是间接地归功于宗教改革运动。”这一时期,在新教的大部分地区,初等学校逐渐发展起来,它们以新教的教义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为了可以使广大新教徒直接阅读《圣经》,路德与梅兰希顿合作共同用德文翻译了《新约》和《圣经》。在人们可以自主阅读经文之后,路德又考虑到,人们如何正确地领会《圣经》的要义至关重要,于是他又着手写了大小两部《教义问答》作为解释《圣经》的总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初等教育在德意志地区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

  “1531年,最初是由吕贝克地方设有如下规定‘在村落地方,教会的看守者须教少年以赞歌,或化牧师而授宗教问答’。1535年在波美拉尼亚地区……1572年在勃兰登堡地区均颁同样的宗教律文。”

  除了兴办小学,新教改革家们还建立德语学校或是将德语作为教学内容加入学校教育中。最开始,德语的教授并不是主要的,它只是被看作是为了广泛教育而附带的课程。但后来,由于教师发现用拉丁语解释《圣经》和《使徒信》无法实现“教育儿童学习基督教徒和宗教生活的初步知识”,所以只能将注意力从拉丁文的教授转移到德语课堂中,一般地,教授德语读、写、教义问答等学科的人是教会或教区人员,最终德语成为宗教教育的用语。

  2.中等教育

  德国的中等学校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城市学校,另一种则是地区学校。城市学校由城市建立,由市政议会聘请各科老师并组织承担一系列的费用。这一时期的城市学校与中世纪城市学校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学校最突出的是在水平高的中等学校的高年级,设置各种程度较高深的学术性科目”。

  地区学校又名邦立学校,有些地区则叫寺院学校,是在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也是新教教育改革家所致力的事业,最开始建立这种学校的是萨克森地区的侯爵摩利斯,“1543年他在萨克森的普佛塔,梅森,葛利玛建立了三所有名的邦立学校,把原地区内世俗化了的寺院建筑和财产都捐赠给这些学校”。这些中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选择优秀的青年,为社会服务。

  在萨克森之后,维滕堡、科堡、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等地区也相继建立这类学校。地区学校招收的学生是要求具备一定拉丁文基础的,年龄大多数在12-20岁之间,采取的方式是择优录取。等这些学生毕业之后,他们需要到教会或政府工作,为君主效力。

  结语

  宗教改革是上承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下接近代的特殊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它的各项教育主张也是极其特殊的。中世纪的西欧包括德意志地区在内,教育的主导权一直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控制着一切教育的兴办。即便如此,这一时期仍有一些世俗因素开始涌现。

  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教育改革,颁布法令,兴办宫廷学校,发展骑士教育,开展行会教育,创建城市学校以及大学等一系列的举动,都在彰显着教育开始向其他方向发展,不再是教会教育一支独大,教会掌管教育的地位开始松动。文艺复兴时期,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无论是从教育的目的、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可看出来世俗化因素表现得更加明显。宗教改革时期,教育逐步扩展到普通民众,使世俗化演变成为一种大众化趋势。这些世俗化因素的发展为后期各位新教教育改革家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打下了基础。


来源:搜狐网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