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阿根廷“85后”记者眼中的“过年”

2020-1-9 22:22| 发布者: | 查看: 146| 评论: 0

摘要:   本报特约记者 显 扬  神话和传说,能让人快速了解一个新的文化,并拉近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比如中国新年,年是什么?为什么叫过年?对于西方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我把不同版本关于‘年’的传说汇在一起, ...

  本报特约记者 显 扬

  神话和传说,能让人快速了解一个新的文化,并拉近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比如中国新年,年是什么?为什么叫过年?对于西方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我把不同版本关于‘年’的传说汇在一起,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阿根廷记者毛里西奥·佩里卡拉努力解释年兽、爆竹、红色等元素,以及背后代表的文化符号,“让这个神话更加迷人”。

  毛里西奥·佩里卡拉是个85后。2014年,佩里卡拉来到中国成为一名记者,负责向拉美报道中国,中国朋友们都称他为“毛毛”。毛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从小就非常喜欢东亚文化,很小的时候就了解了一些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在他看来,文化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文化间彼此都有相通的地方。“中国哲学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在我看来,不同文化间靠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让彼此找到沟通的桥梁。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中国的神话给人以新的角度来思考宇宙起源;太极、两仪、八卦,阴阳之说蕴含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毛毛说,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和谐,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就透露出的哲学思想。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是关卡。毛毛笑称,“我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甚至不能准确地说出‘你好’。听我说话的人,似乎在努力地破译我发出的奇怪声音。”他认为,用受众对象的母语传播是介绍中国文化、促进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外语网站、书籍、期刊、广播电视节目、新媒体平台等,都让阿根廷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更直观感受中国文化的思想和哲学。

  阿根廷人如何能更深入了解中国,是毛毛一直以来思考的事。在中国的几年里,毛毛与中国朋友一起过春节,包饺子、贴春联。他说,中国“年”的传说有个版本,上古的人用爆竹驱赶年兽,民众喜欢用大红颜色做装饰,这些习俗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文化内涵。在他看来,对于每个文化来说,过年都是一件大事,世界另一端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年”,中国人为什么这样过年。毛毛还参加许多文化论坛,在中国和阿根廷发表多篇介绍中国的文章。他有一档自己的文化节目,通过广播介绍中国的新鲜事。他还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中国神话编辑成册,出版了西班牙文有声读物《龙之歌:35个中国传说》,向阿根廷等西语国家讲述中国的传说。

  毛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曾经参加过一个中国朋友的婚礼。婚礼上,新人的服饰换了几套,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中国人在大喜日子里将古今结合,让毛毛印象深刻。此外,“在阿根廷,婚礼的庆祝活动时间很长,从中午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而在中国,庆祝仪式只有个把小时,婚礼上的美食真是让人念念不忘。”

  “阿根廷需要努力了。”毛毛说,中国是阿根廷重要的战略伙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的延伸,阿根廷和中国在基础建设、农业、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诗经》中讲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中国人如此,阿根廷人也如此。阿中友好合作的明天靠我们共同促进。”▲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最新评论

文热点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