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华人在线

  • whatsapp 1122582205
  • 邮箱:horizontechino@gmail.com
搜索

银行子公司不是“敌人”却是最大的敌人!

2018-12-5 21:15| 发布者: | 查看: 321| 评论: 0

摘要:   (原标题:银行子公司不是“敌人”,却是最大的敌人!)  来源:财色  都在说,目前已有二十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发布公告,拟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的同志们以后会没饭吃!  银行,保险,券商,基金, ...

  (原标题:银行子公司不是“敌人”,却是最大的敌人!)

  来源:财色

  都在说,目前已有二十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发布公告,拟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的同志们以后会没饭吃!

  银行,保险,券商,基金,这些金融牌照大部分是国资背景,对内要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担负大责任,对外,还有跟国际金融巨头比一比,满足一些我们金融大国的虚荣心,所以,从来都少不了爹疼妈爱。

  “疼爱”最大的招,就是给你批一项新业务的“牌照”。做新业务,做方便的,就是成立“子公司”。

  子公司有两大好处,一是业务方向明确,聘足了人,就开始上马开工,名正言顺;二是业务可联动,风险却隔离。子公司出了再大的问题,跟母公司没啥关系,打不了打包做了坏账,自然有爹妈出面处理。

  还记得上一个“万能牌照”是基金子公司,短短时间规模上到10万亿,对于从业者来说,那是个“开门捡钱”的时代……

  上一轮基金子公司让其他资产管理平台瑟瑟发抖,这一次,瑟瑟发抖的是公募基金。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

  但是,如何认知银行子公司的影响,显然,应该从资产管理行业的宏观监管思路出发。基金子公司“超级牌照”的问题还未理清楚,又怎么会再放一只饿虎出笼?

  1、银行理财面临优势的消退,这是对银行理财整饬的结果,而不是新竞争格局的一个开始?

  今年6月底银行非保本理财余额为21万亿元,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同期公募基金的整体规模则为12.70万亿元,考虑到部分公募基金规模本身就来自于银行理财的委外投资,两者实际规模差距可能更大。

  尽管称为“非保本理财”,但是银行理财产品几乎可以和“保本”划等号。

  市场担心,银行分支机构星罗棋布的渠道能力,对于C端客户的把握能力,可以迅速颠覆公募基金原本就薄弱的客户基础,但是忽略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出炉,本身就是解决产品的净值化问题……

  银行理财能够大行其道,原因在于,标准化市场受到A股跌宕影响,赚钱效应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而银行理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利差”,产品架设允许了预期收益率的存在。在具体操作中,以利润风险转移、久期错配等方式来对投资者的收益进行刚性兑付。

  近年来以P2P为代表的民间互金机构规模发展之快,以至于出现大面积风险暴露,和其“照搬”银行理财的运作模式但又缺乏净资本约束有关。

  但是在整饬过程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不再具备这一优势,客群与公募基金逐渐重叠。尤其是,在逐步“出清”含预期收益率、刚性兑付产品的要求下,失去刚兑光环的银行理财,本身就面临着存量危机,更遑论全盘颠覆公募基金的资产管理优势。

  今年6月份的银行业非保本理财余额较2017年底下降达1.17万亿元;另据博瞻智库统计,2018年上半年仅35家上市银行非保本理财余额合计减少达1.5万亿。

  2、银行理财子公司要维护客户存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做资产配置类产品,即FOF,对接公募基金,以保证稳定收益

  理财子公司未来的业务定位,首要的,是要承接来自母行的理财业务,实现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有效隔离。

  银保监会也已明确表示,银行通过子公司展业后,母行将不再保留理财业务。

  在研究理财子公司与公募的竞争关系中,无非是三点,一是投资运作,二是发行销售。公募基金普遍担心客户优势远弱于商业银行,而资产管理能力强于银行。这两个观点对于判断未来的资产管理格局,均是误判。

  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的业务而言,主要矛盾不在于如何扩大客群规模,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数十万亿的市场,而是,在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实施净值化改造的背景下,如何将将期限错配、滚动发行、报价分离的非标理财产品通过理财子公司形式实现有效续接。

  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办法,只有一条路,通过资产配置类产品的发行,才能容纳足够的资金介入,弥补理财子公司进入权益市场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而FOF产品的收益曲线,将极为平滑,有利于银行理财通过仓位控制,保证“正收益”的经营底线。

  这与大部分追逐收益的公募基金有所区别。这一结果会让理财子公司更有可能成为资产配置机构而非交易管理机构,其过去的FOF、MOM等委外模式仍然会将会在理财子公司中被延续。

  这是否意味着,公募基金未来将迎来一大波红利?当然,对于部分基金公司来看,并不会使好消息,这个我们后文在详细讲。

  最近不少有银行有关系的基金公司,跑到银行去频繁路演,显然已经看到可能会出现的变化。

  3、净资本约束型业务,不可避免的引导银行子公司业务走势

  净资本约束、母行存量理财的转换压力和银行理财在规模管理、投资环节上与公募基金之区别等因素,理财子公司对公募行业的冲击大概率将远低于目前行业的普遍预期。

  从这一点来看,分流银行理财客户的,主要会是两类产品:一是母行的定期存款和结构性存款(原保本理财),二是低风险、净值化运作的货基与类货基产品。

  尽管目前经资本约束的细则尚未发布,但是基本可以确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以净资本约束型产品为主。在这一约束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规模冲动,将与净资本的占用比例之间形成矛盾,并产生不断调和的局面。

  对于产品业绩端来讲,非标资产毛利率,但是占用的净资本充足率也要更高;而传统固收类业务毛利率低,净资本的占用也会更低。可以预测,这种矛盾将左右未来理财子公司在开展业务时的选择。

  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本身的经营业绩而言,由于产品逐步转向标准化,激励模式无非只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管理费模式,另一种是超额收益提成模式。由于产品的净值化,不过短期来看,求“稳”的心态将主导,固定管理费模式远比追逐超额收益,生意更好。

  所以,规模为王,还将是主流思路。规模为王的代价,则是,在投资中选择净资本占用更低的投资业务,包括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4、公募基金由于常年远离客户,受托责任的缺失,才是行业发展最大的敌人。最大的风险,是变成银行理财子公司豢养的投资通道。

  国内公募基金行业最近10年的发展,简直就是一地鸡毛。

  截至今年9月底,公募基金规模达13.36万亿,较去年底增长达1.76万亿,而其主要贡献均来自于货币基金增长的2.15万亿。

  2018年三季度末,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2.36万亿元,11年前,这一数据为2.97万亿元。一个以“代客理财”为核心的行业,最终逐渐沦落为靠利率市场化进程滞后,靠“利差”存活的行业。

  有人认为,公募基金权益类产品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因为A股市场长期的牛短熊长行情引起的,这只是表象。坐享政策红利,公募基金由于每年享用的数百亿利润,从未放置于与客户的直接关联之中。

  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公募基金最大的不同,则是解近客户,而新的业务规范,将从法律层面,根本性的厘清之前受托责任的模糊地带。

  由于客群主要来自银行的代销,基金行业既无需培育客户,又规避了直接对接客户的道德风险,这种状态贯穿公募基金的发展史。其造成的最大的影响是,公募基金受托责任的沦丧。无法接触客户,即无法获得客户的粘性互动,整个行业的受托责任处于“脱缰”状态,看似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实则一直被短期的利润压力所左右。

  银行理财子公司这么一个“大甲方”的出炉,已经注定导致整个基金营销业务向B端更加倾斜,难逃被银行理财子公司豢养的角色。所以,短期来看,公募市场份额被理财子公司所蚕食,而是公募基金正在加速分享银行理财业务改造而带来受托资金外溢的红利。

  从而可以预期,公募基金行业也将会在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中,获得一系列的虚假繁荣景象。

  


鸡蛋

鲜花

雷人

酷毙

漂亮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客服电话

whatsapp 1122582205

报社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10:00-18:00

客服QQ点击咨询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7 https://www.51argent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2 蜀ICP备16028384号-2

返回顶部